使用者 | 找書

風雨大宋全集免費閱讀,杜中宵即時更新

時間:2024-10-16 06:04 /正劇小說 / 編輯:鍋內
主角叫杜中宵的小說是《風雨大宋》,是作者安化軍所編寫的正劇、歷史、穿越類小說,書中主要講述了:王普搖頭:“現在沒有了。經略來之钳,我族裡也有七八個漢人,他們有的幫我做生意,有的幫我記賬,還有人

風雨大宋

更新時間:2024-10-17T09:29:27

連載情況: 全本

作品頻道:女頻

《風雨大宋》線上閱讀

《風雨大宋》章節

王普搖頭:“現在沒有了。經略來之,我族裡也有七八個漢人,他們有的幫我做生意,有的幫我記賬,還有人我學漢話,識漢字。都是我僱了人做事,並不是婢。經略一來,說不許以漢人為,我就把人到縣衙去了。說起來,當時還得了賞錢呢。”

聽了這話,杜中宵笑:“你倒是乖巧,得些賞錢是應該的。”

這些子處置了那麼多蕃落首領,王普還是第一個沒有受到徵處,還得了好處的。當年他在火山軍賣馬的時候,就一心做生意,與其他首領不同,最終有個好結果。

說些閒話,杜中宵對王普:“你現在除了養馬,族裡還做些什麼生意?”

王普:“些年,見羊毛生意好做,我族裡買了許多好羊。可惜唐龍鎮那裡難做生意,其他地方到火山軍又不利,許多羊毛賣不出去。”

杜中宵點頭:“好,好,你這才是個持家的,不與其他首領那樣,作犯科——”

王普聽了連連擺手:“我雖是番人,卻從不劫掠,都是安心養馬養羊。只是自經略升遷,唐龍鎮了個樣子,生意一天難似一天。最近兩年苦,都不敢到那裡去了。”

杜中宵漢了氣:“辛苦你們了。那裡是邊疆之地,本來就不容易。現在不同了,周邊全都在朝廷治下,不會再有那種事情。你只要安心做生意,以許多好子。對了,你的蕃部屬哪個州縣?”

王普:“小的隸振武縣,族裡一向都是在山間草地放牧牛羊為生,百年來都是如此。”

振武就是唐朝時的振武節度使駐地,自豐州到大同府的門戶,地理位置重要,現在歸楊文廣所部管轄。耶律重元稱帝,與幽州的耶律洪基劍拔弩張,放充了外圍很多地方,振武縣的管轄範圍很大。

杜中宵聽了點頭,想了一會:“經略司要在振武那裡,設幾處營田村莊。你若是願意,可以帶族人自成一處村莊。以這一帶,不許遊牧,只許定牧,經略司會給你們補助。”

王普:“如火山軍的布那樣麼?”

杜中宵搖頭:“官府不會強制,只看你自己心意。雖然建為村莊,你還是首領,不過要遵律法。”

王普:“布現在是個大員外,能過那種子十分好了,豈不強似山間放牧牛羊!”

第6章 從河曲到河曲

看著茫茫一片雪覆蓋的土地,離著不遠冰封的黃河,王普對杜中宵:“經略,就是這裡?以我曾經過此地,草豐美。除了鹽鹼多些,飲苦澀,這裡倒是個好地方。”

杜中宵:“就是這裡。你說的不錯,這裡有些斥鹵,是好的牧場。經略司在這裡設立定牧的村莊,靠近黃河的地方種糧食,這一帶則用來放牧。你若是帶著族人來此,經略司會出人幫著建屋,修築路,架設橋樑。給你們劃出來足夠的牧地,放牧牛羊馬匹。當然,賦稅差役是免不了的。”

王普:“以在振武縣,我們蕃部難能免了賦稅差役?經略在火山軍的時候,去種田的人家大多過上了好子,比以強得多了。”

杜中宵點了點頭,對王普甚是意。他跟以布有些像,沒有沾染四處劫掠的風氣,一心只想著過好子。而比與布比起來,更加願意擔責任,更加有魄布到了火山軍,很就成了個鄉下財主,族人各自生活,幾年時間一個部族就散了。

王普則願意帶著部族,自己賺錢,也分給別人好處。當然,凝聚太高是杜中宵不喜歡的,只是現在需要樹立一個榜樣,讓其餘的蕃部看一看,王普比布更加適。

那一與王普談過,杜中宵隨問起,如果讓他帶著族人遷到東勝州來,同意不同意。本來杜中宵只是隨一問,沒想到王普連答應。他們本就是遊牧部族,只要有草的地方,都可以安家。東勝州地處平原,靠黃河,比振武那裡的丘陵地帶強多了。更不要說振武偏遠,搬來東勝州,做生意方

這一帶開發歷史悠久,中唐以,遷入了大部遊牧民族。晚唐五代時軍閥林立,不斷伐,人大規模減少。到契丹佔領這裡的時候,人已經不多。一百餘年間,除了在幾個大城附近契丹遷來了漢人屯田,其餘地方全成牧地。

居住在這一帶的以項人為主,如王普的藏才族,其實也是項一支。項立國,元昊曾經大規模招攬人,加上契丹連續數年征伐項,近幾年人再次減。大如東勝州,現在也只有五百多戶漢人種田,轄下二十多個蕃部,一千餘帳。

從東勝州到豐州數百里地,全部漢人約不足兩千戶,蕃落不足五千帳。其中的漢人,是契丹從幽州遷過來的,大軍北撤急,沒有把這些人帶走。最近因為大案牽連,杜中宵殺伐過重,再次出現了番人逃亡。等到事情結束,河曲路還不知能剩下多少人

到了這裡,才知契丹和項作戰時,為什麼不以首級計戰功。對他們來說,人就是財富,活人才有價值,首級沒有用處。大片空地,有人就可以創造財富。

杜中宵要營田,自然選擇在大城周圍,形成人聚集區。這裡跟京西路不一樣,出了州城,外面就是大片閒田,本不需要到偏僻的地方去。一些戰略要地,如振武、開德等地,沒有必要營田,直接駐軍即可。現在不比以,有鐵路可以運物資,軍隊不需要糧食自給自足。

王普同意,杜中宵帶著他來看看選定的營田之地。這裡正處黃河岸邊,沖積平原,雖然鹽鹼重了一些,只要引來黃河,就能種出糧食。定牧村莊在外圍,向裡則是農業村莊。

扒開幾個地方的積雪看過,王普回來對杜中宵:“經略,這裡極是好地方!若是朝廷相幫,小的願帶族人遷來此處,為本州治下之民。我們雖然放牧,修橋鋪路還是會的,並不會過於依賴朝廷。”

杜中宵:“你們來就好。我在火山軍的時候也曾營田,你是知的,必然不會虧待。”

說完,杜中宵指著北邊:“選在這個地方,還有一個好處。向北二十里外,盛產煤炭,而且極易開採。以通了鐵路,要靠那裡的煤炭燒火車,這裡以必然繁榮起來。”

王普:“小的也聽說,大宋境內有一種火車,跑在鐵鋪就的路上,極是飛速。一晝夜間就可以行千里,而且不需草料,不需歇息。可惜如此神奇之物,只是聽說,卻無緣得見。”

杜中宵:“用不了多久,你就可以看見了。有了火車,中原的物資很容易就運到這裡,你的牛羊也很容易賣到中原去,不用再跑唐龍鎮了。”

王普聽了有些神往,想象不出那是一種怎樣的景象。過了一會,問:“經略,這裡以會跟中原一樣嗎?聽說中原繁華異常,待上人肩接踵,市面上賣什麼的都有。以唐龍鎮雖然繁華,與中原一起就不算什麼了,只能算是小城。”

杜中宵:“通了火車之,這裡是要地,當然比唐龍鎮熱鬧得多。”

這裡的地理條件限制,支撐不了太多的人,當然不能跟中原地區比。但有有土地,幾個大城還是沒有問題。秦漢時這裡曾繁華如關中,並不是什麼塞外苦寒之地。

有了鐵路,這裡大規模開荒種地的必要不大,糧食從中原運來就好。營田務開荒種地,主要在源方的地方。趁著現在人少,多種樹養草恢復生。兩大優產業,一個自然是羊毛,有了火山軍完善的產業鏈,可以大規模發展。另一個,自然就是煤炭了。

到了之,杜中宵略地勘查了一番。離著這裡不遠的地方,就有大量天煤礦,只是那一帶荒無人煙,沒有人開發利用罷了。東勝州發展起來,可以從那裡挖煤,作為一處重要的煤碳基地。

一個多月時間,經略司基本掌了本地的情況,人少地多遠超出了杜中宵的預計。這一帶的人只有秦漢極盛時的十分之一不到,要想發展,極需大量人流入。從中原遷漢民不容易,即使有朝廷統一組織,也難以找到大量願意遷徒的民戶。在京西路營田,杜中宵是用裁下來的廂軍,現在哪裡找去?

番戶人雖然也不多,聊勝於無,只要願編戶齊民,一樣可入營田務。

回去的路上,到了黃河邊,王普住馬,:“兩百年,我的先祖是從西邊遷來,到現在也有數代人了。聽說來的地方,也河曲,我卻不知在哪裡。”

杜中宵:“你們遷來的河曲,是在黃河上游,現在蕃人居住。唐時蕃強盛,你們項、谷渾諸族,被蕃人打,大唐把你們遷來這裡安置。莫要學西邊夏國的拓跋家,你們危難之時,中原王朝給你們土地,建立新家。中原一沒落,就反客為主,圖謀中原。你們如果連這裡都立不住,以恐怕就沒有地方安置了。安心過子,好生報效朝廷,才能久。”

項和谷渾是被蕃趕得無家可歸時,唐朝內遷他們來到這裡。晚唐五代,中原沒落,這些人成一方之雄,甚致反叛立國。等到北方的鐵騎橫掃中原及周邊,這些民族就都消失在了歷史的河裡。他們本來就不屬於這裡,狂風颳過,自然留不下痕跡。狂悖如李元昊,不過曇花一現。忠如楊家將,則可以千年流傳。

第7章 投敵

劉勝看了看來的幾個宋境項人,問:“這些子,我聽聞東勝州那裡,不住役使人戶,破冰開河,不知有沒有此事?為了何事?待制老子如此大,莫非要跟契丹再戰?”

拓跋兀埋:“沒有這種事情。契丹人現在兩個皇帝,自己就要分個生,怎麼還會打仗!”

劉勝:“那到底有沒有開河的事?”

梁三錘上行禮:“破冰的事是有的,不過不是為了開河,而是要取冰。來的漢人甚是奢侈,聽說是趁現在天寒,取冰存到窖裡,到了夏天時使用。不只開冰,還建幾個好大的冰窖,役使人戶。”

劉勝:“如此最好。子對面宋軍殺了契丹皇帝,嚇個人,夏國境內人心惶惶,生怕順河打過來。——這裡風大,我們到那邊背風的地方說話。”

說完,帶著幾個人,到了不遠處的沙堆向陽背風的地方。自己坐下,隨從放哨,喚幾個人過來。

看了看幾人,劉勝問:“你們作什麼名字?因何要投到夏國來?”

(443 / 880)
風雨大宋

風雨大宋

作者:安化軍
型別:正劇小說
完結:
時間:2024-10-16 06:04

大家正在讀
相關內容

爵士小說網 | 當前時間:

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
Copyright © 2004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
(繁體中文)

聯絡支援:mail